八股文是中国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所使用的一种文体,其格式非常严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破题:
用两句文字点破题目的主要意义。
承题:
承接破题,进一步阐述题目的含义。
起讲:
也称为小讲或原起,用散行文字概括全文,引出议论。
入题:
也称为入手或提笔,用一两句话过渡到文章主体。
起股:
也称为起比或题比,开始发表议论,要求句式对偶。
中股:
也称为中比,是全篇的重点,要求进一步发挥题意。
后股:
也称为后比,用来畅发中股所未尽的观点。
束股:
也称为束比,用来回应全文并加以收束。
每部分的句数、句型都有严格限制,内容必须符合程朱理学的思想,强调儒家伦理道德,不能自由发挥。八股文在形式上要求对偶工整,语言优美,结构整齐,以此来选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