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首都 有两个,分别为长安和洛阳,但主要以长安为主。
长安:
唐朝初期(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时)定都长安,长安作为唐朝的首都一直持续到唐中期(公元657年唐高宗建都洛阳之前)。长安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见证了唐朝的繁荣和强盛。
洛阳:
在唐朝中期,武则天于690年改国号为周,迁都洛阳,此时洛阳被称为“神都”。武则天去世后,705年唐中宗复位,恢复大唐国号,之后虽然长安重新成为首都,但洛阳依然保持了重要的地位,作为东都存在。晚唐时期,由于黄巢之乱的影响,904年至907年间,唐朝的实际首都一度迁到了洛阳。
总结:
唐朝初期至唐中期,首都为长安。
唐中后期至武则天时期,首都为洛阳(神都)。
唐中宗复位后,首都重新迁回长安,但洛阳仍保持东都地位。
晚唐时期,首都临时迁至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