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号的用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注释性说明:
用于对正文中的某些内容进行解释或补充说明。
例如:现代的两栖动物(如青蛙和蟾蜍)更不适应南极气候。
插入性内容:
用于标示行文中插入的补充性或订补性词语和句子。
例如:她说:“同学们,理解是相互的,听了你们的发言,我们很受启发,我们承认,我们对你们是有不理解的地方,有些做法是不妥的,甚至也是有错误的,这一点上,我们是认输的。”
序次语:
用圆括号括出序次语,如(一)(二)(三)等。
例如:思想有三个条件:(一)事理,(二)心理,(三)伦理。
数学用法:
在数学计算式中,小括号用来规定运算的次序。
例如:(111,148)=37。
标点符号:
括号也用作标点符号,包括小括号“()”,中括号“[]”,方括号“【】”,六角括号“〔〕”等。
句内括号:
只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中的一部分词语。
例如:他是我最亲爱的儿子,(虽然有时候很顽皮)也很聪明。
句外括号:
括号里的语句是注释全句的。
例如:(1)它反映了一个王朝行将没落的情景。
使用括号时应注意:
括号要紧挨前面被注释或说明的词语或句子。
按注释范围大小来分,括号可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
句内括号注释句中某些词语,句外括号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
句内括号内的最后一个点号(问号、叹号除外)应当省去。
句外括号要放在全句句末点号之后。
以上是括号的常见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