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

时间:2025-03-11 00:08:23 手机游戏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主要涉及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管理机构及其职责、资产配置、使用、处置、预算编制和绩效管理、基础管理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内容:

总则

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

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活动。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国家拨给的资产、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实施综合管理。

资产配置

必须以单位履行职能、保障事业发展和提供公务服务为基础,不得配置与单位履行职能无关的资产。

严格执行配置标准,优先通过共享共用或调剂方式解决,不能共享共用或调剂的,可以采用购置、建设、租用等方式。

资产使用

包括单位自用、出租出借、对外投资等行为,必须明确资产使用人和管理人责任,落实管理规定。

资产处置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的原则,必须经集体决策和按规定权限履行审批程序。

预算编制和绩效管理

各部门及其所属单位资产在预算管理方面需严格按照预算管理规定和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配置资产。

对国有资产实施绩效管理,坚持公开透明、客观公正、严格规范、注重实效、责任追究的原则。

基础管理

建立健全资产信息卡,实施动态管理,确保资产账实相符。

鼓励应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加强资产使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资产管理原则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遵循市场化运作、法治化管理、政府监管的原则。

注重风险控制和效益优先,保证资产的稳定增值。

遵循勤俭办事、节约用钱、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资产管理内容

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规定和流程。

编制资产目录,建立资产管理台账,记录资产的基本信息、使用情况和价值变动。

建立资产使用计划,科学合理安排资产的配置和使用。

加强对资产流动和使用情况的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建立资产评估和审计制度,对资产进行定期评估和审计。

建立健全资产清理和处置制度,及时处置闲置和报废资产。

这些管理办法旨在通过规范资产管理行为,提高资产管理的效能和水平,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利用和价值最大化,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