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完政治权力、政治权利及公共利益等内容后,我深刻认识到以下几点:
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区别
行使主体不同:权利的行使主体是一般主体,而权力主要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处分方式不同:权利一般可以放弃和转让,而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放弃和转让。
推定规则不同:权利的推定规则为“法无明文禁止及可为”,而权力只以明文规定为限,否则为越权。
社会功能不同:权利一般体现私人利益,权力一般体现公共利益。
政治权力与公共利益的联系
相互依存:最高权力来源于公民对自身部分权利的让渡,权力在将自然权利确认为法定权利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互作用:公民可以通过权利控制权力,法定权利的实现和救济离不开权力。
相互冲突:权力是保障权利必不可少的力量,但为了切实保护权利又必须限制权力。
政治权力保障政治权利实现的途径
依法治国:健全法制,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限制权力膨胀。
权力制衡:实现权力的制衡监督,防止权力无制约膨胀,保障公民诸多政治权利的实现。
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政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有助于实现政治权利。
政治参与的必要性
政治参与是公民的责任和权利:包括选举投票、对政治决策的关注和批评,是表达意见和需求的重要途径。
政治参与可以改变社会和个人的生活:积极参与政治,为自己的需求和权益发声,并与政府合作解决问题。
政治理论的重要性
政治理论是指导政治实践的基础:学习政治理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政治现象,指导政治实践。
政治理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政治理论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映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通过学习,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政治权力、政治权利及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政治权力应当用来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而公民的政治参与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未来,我将继续关注政治理论与实践,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