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位于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通称为“圆明三园”。
规模与建筑
圆明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有园林风景一百五十余处。
园内建筑面积超过故宫,水域面积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
主要建筑包括圆明园四十景、紫碧山房、文渊阁等,以及长春园内的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建筑群。
历史与文化
圆明园是清代帝王150年间创建和经营的大型皇家宫苑,被清帝特称为“御园”。
园内珍藏了大量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
1860年,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此事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页屈辱史。
保护与利用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圆明园遗址十分重视,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并在1976年成立了圆明园管理处,对遗址进行保护、整修和利用。
1979年,建立了圆明园园史展室,1985年,在西洋楼--远瀛观遗址西侧新建圆明园展览馆。
2019年12月31日,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景区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被誉为“万园之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