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他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洪武三年(1370年),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然而,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因胡惟庸党追问而被朱元璋处死,时年七十七岁。南明弘光政权追谥襄愍。
李善长被朱元璋称为“再世萧何”,他在明朝建立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参与了重大事务的决策,还主管军队的物资供应,为朱元璋的稳定后方和最终夺取天下做出了巨大贡献。李善长的政治智慧和行政能力,以及他对人才的推荐和自身修养,都使他成为明初政坛的佼佼者。然而,他的晚节不保,最终因涉及胡惟庸案而被朱元璋所猜忌,导致悲剧性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