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调是 天津的一种地方调音,主要用于京剧和评剧中表演男性角色。它源于明、清以来的时调小曲,使用乐器大三弦、四胡、节子拍等。靠山调原系修鞋匠人休息时背靠山墙自娱自乐时清唱的小调,逐渐形成了一人或二人执节子板站唱,另有人操大三弦和四胡等伴奏的表演形式。其特点是词语通俗,腔调高亢,韵味醇厚,乡土气息浓郁。
此外,靠山调也是天津时调的主要唱腔曲调之一,与鸳鸯调、胶皮调等一起,成为天津时调的基本调式。天津时调最初主要流行于天津底层市民聚集的地区,20世纪三四十年代逐渐衰落,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改革和发展,成为主要的演唱曲调。
总的来说,靠山调是一种具有浓郁天津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通过歌唱和表演来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