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和员工 存在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含义不同
职工:指机关、企事业、其他经济组织中的行政或业务工作人员。在计划经济时期,工人阶级是职工的主流,职工更有社会主义国家主人翁的意思。
员工:多指企业中的行政和业务人员,包括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代训工和实习生等。员工体现的是“雇员”这一劳动者与企业的雇佣合同关系。
侧重点不同
职工: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国家主人翁意识和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主导地位。
员工:强调的是与企业的雇佣关系和市场化的就业方式。
范围不同
职工:存在于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联营企业、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其他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
员工:范围更大,包括所有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无论是私企还是国企。
法律地位和社会保障不同
职工:通常享有更稳定的职业生涯和福利待遇,社会保障通常由国家提供,包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
员工:社会保障可能由企业自行决定,根据市场行情和个人表现等因素浮动。员工在劳动合同、工资待遇、缺勤、奖惩等方面可能与企业有不同规定。
历史沿革不同
职工:旧时指工人,现在泛指体制内尤其是国企内的工作人员。
员工:更多出现在私企中,包括所有以获取工资为目的的劳动者,如合同工、临时工、实习工等。
总结:
职工和员工虽然在日常使用中有时互换使用,但它们在法律和社会地位上存在明显区别。职工更强调社会主义国家主人翁意识和稳定性,而员工则侧重于市场化雇佣关系和灵活性。在实际应用中,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不同的工作性质和劳动者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