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乡及其附近地区。基诺族自称“基诺”,意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
地理分布
基诺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乡。
其余散居于基诺乡四邻山区。
语言与文字
基诺族使用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由于没有文字,基诺族过去多靠刻竹木记事。
经济与文化
基诺族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特别是普洱茶。
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本民族文字,过去多以刻木、刻竹记事。
基诺族有丰富的神话传说、故事、诗歌和音乐,以及一些传统的习俗和信仰。
历史与起源
基诺族的起源尚无定论,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基诺族是发祥于基诺山的古老民族。
其祖先为先秦以前从北南迁至金沙江流域的氐羌族群的一部分。
基诺族是由基诺山的远古土著居民兼容古代氐羌人、汉人等民族成员的成分逐渐发展演变而来。
基诺族在基诺山的定居可能还处于母系社会发展阶段。
社会与文化
基诺族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与其母系社会有关。
基诺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尊奉诸葛孔明。
基诺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包括成年礼、创世女神阿膜腰北的塑像、太阳花坛、敬酒迎宾等。
现代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期,基诺族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
1954年,党和政府派民族工作队进入基诺山区,1957年成立攸乐山区生产文化站,1958年建立基诺洛克公社。
1979年,基诺族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中国的第56个民族。
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基诺族社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依托茶叶种植和民族旅游,经济和文化事业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基诺族是一个独特且古老的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尽管他们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但仍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生活习俗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