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是 同情心是仁的开端。这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的第六章,是孟子的性善论的重要依据之一。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皆有恻隐之心,即对他人痛苦的同情心,这是仁的初始表现。
详细解释如下:
指人们对他人痛苦的同情心,是一种自然的情感反应。
指这种同情心是仁德的起点或基础,是实现仁爱、仁慈和仁政的初始阶段。
因此,这句话强调了同情心在人性中的重要地位,并认为它是实现仁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