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

时间:2025-03-09 20:42:35 手机游戏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一句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的名言,其含义是 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这句话是孟子性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阐述人性中固有的善良本性和道德潜能。

详细解释如下:

恻隐之心:

指对他人痛苦的同情心,这是仁德产生的起点。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即同情他人的本能。这种情感是仁的初始表现,也是实现仁爱、仁慈和仁政的基础。

羞恶之心:

指对邪恶行为的厌恶和羞愧感,这是义德产生的起点。羞恶之心意味着人们对邪恶行为有天生的反感,这种情感是义的初始表现,也是实现正义和公正的基础。

通过这句话,孟子强调了同情心和羞耻心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认为这两种情感是引导人们向善的内在动力。他进一步指出,如果人们能够扩充和发扬这些善良的本性,就能实现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建议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培养自己的恻隐之心和羞恶之心,以仁爱和正义为指导原则,来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从而促进个人和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