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即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出生于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的异母弟,母亲为孝纯皇后刘氏。天启二年(1622年),朱由检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无嗣而崩,朱由检奉遗诏继承皇位,改元崇祯(1628年—1644年),后世称为崇祯帝。
崇祯帝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他任用袁崇焕对付割据辽东的后金政权,但后金不但没有削弱,还于崇祯二年(1629年)冬攻入塞内,包围北京。尽管后来撤离,但此后五次入塞劫掠,并陆续攻克山海关外的大凌河、松山、锦州等明军据点。明朝陕西和河南等地连年发生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
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崇祯帝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崇祯帝死后,自杀官员有户部尚书倪元璐、工部尚书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华、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义渠、太常寺卿吴麟征、左中允刘理顺、刑部右侍郎孟兆祥等,驸马都尉巩永固全家自杀,太监自杀者以百计,战死在千人以上。宫女自杀者三百余人。绅生生员等七百多家举家自杀。四月四日,昌平州吏赵一桂等人将崇祯帝与皇后葬入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之中,清朝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葬于十三陵思陵。”
崇祯帝死后庙号怀宗,后改毅宗、思宗。清朝上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崇祯帝在位的十七年中,他试图通过勤政、改革和军事手段来挽救明朝的颓势,但最终未能成功。他的悲剧命运和顽强抗争精神,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同情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