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的历史资料

时间:2025-03-10 03:44:07 手机游戏

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最具藏式宫堡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而兴建的。

始建

建造时间: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641年,即唐太宗李世民时期,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建造原因

松赞干布:为统治西藏、巩固政权,将统治中心从山南泽当迁至拉萨,并在红山上建造了红山宫(布达拉宫最早的称谓)。

迎娶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兴建了布达拉宫。

宗教和政治需要:五世达赖喇嘛认为在红山重建布达拉宫有助于长治久安,因为该地是藏地最伟大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宫遗址。

毁坏与重建

初次毁坏:布达拉宫在九世纪末随着吐蕃王朝的消亡而毁坏,主要原因包括两次事故:一次是赤松德赞期间金顶受到雷击,另一次是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因反对佛教引发战乱。

重建过程

重建时间:布达拉宫重建于公元1645年,即清朝顺治年间,由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总领,摄政王第悉·桑杰嘉措和五世达赖喇嘛总管第巴·索朗绕登主持修建。

建筑组成

白宫:五世达赖喇嘛居住的部分,以及地方政府工作场地。

红宫: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其中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高14.85米,包金镶玉,极为壮观。

后续扩建:历代达赖喇嘛陆续对布达拉宫进行扩建和修缮,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建筑特色

地理位置: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海拔3700米,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

建筑结构:布达拉宫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坚固稳定。屋顶和窗檐用木制结构,飞檐外挑,具有汉式建筑风格。

内部装饰:内部走廊交错,空间曲折变幻,墙面绘有精美壁画,题材广泛,是一部珍贵的西藏历史画卷。

文化意义

宗教中心: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每年吸引大量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

政治中心:从五世达赖起,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的举办地。

艺术价值:布达拉宫是集建筑、历史、文化艺术和宗教于一身的宫堡式建筑群,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保护与研究

保护:布达拉宫在1961年被列入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研究:布达拉宫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宗教法器、唐卡、雕塑、佛塔、典籍等,是研究西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库。

综上所述,布达拉宫不仅是西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向上的表征,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使其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