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知青是指 1980年以前中国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一种模式。具体来说,插队知青是指从1968年代开始一直到1978年代末期为自愿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一般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他们到农村后,和普通社员一样挣工分、分红分口粮,没有严格的名额限制(赴边疆除外)。
插队知青的出现是由于当时中国经济落后,工业很少,人口增长过快,城里的孩子在读完中学后没有多少工厂可上班,因此被安排到乡下参加农业生产,以支援农村建设。这一政策旨在让知识青年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辛苦,并通过劳动改造自己的思想。。
总的来说,插队知青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农村和当地的农民一起劳动,生活条件艰苦,但也为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