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行政责任
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形式,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具体实施。
行政处罚:特定行政主体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给予的行政制裁。
刑事责任
对于违反保密法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特殊情形处理
对于尚不构成犯罪且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所在机关单位予以处理,具体方式可以包括经济处罚、解聘等。
民事责任
违反保密协议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赔偿因违约或侵权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督促责任
机关、单位违反保密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主管部门予以处理。
这些责任形式共同构成了我国保密法律责任体系,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防止国家秘密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