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和蔺相如的资料

时间:2025-03-10 01:21:35 手机游戏

廉颇和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故事主要出现在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

廉颇

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

是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晋阳,赵王封他为上卿。

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

长平之战后,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国的栗腹,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

公元前251年,战胜燕军,任以为相国,封为信平君。

至赵悼襄王时,因不得志,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最终老死于楚,葬于寿春。

唐德宗时将廉颇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宋徽宗时追尊廉颇为临城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蔺相如

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原为宦者令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欲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

公元前279年,随赵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当面斥责强大的秦国,使赵王没有受到屈辱,因功任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居功自傲,不服相如,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始终回避忍让。

廉颇最终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

他们的故事展现了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和文化背景,成为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