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公元650年—公元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他出生于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勃自幼聪敏好学,六岁能文,被赞为“神童”。十四岁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后来,他因戏作《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仅26岁或27岁。
王勃在文学上主张实用,反对当时文坛盛行的浮艳诗风,并批评汉赋、两晋六朝的颓靡文风。他的诗歌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今存有《王子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