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财务会计准则,企业在计提坏账准备时应遵循以下规定:
计提原则
遵循谨慎性原则,合理预估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确保计提金额充分。
保持一致性原则,确保坏账准备计提在财务报表中的一致性。
保持可比性原则,清晰披露坏账准备计提政策,便于报表使用者进行比较。
计提方法
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法”,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经济环境及行业特征进行综合评估。
对于金额较大的应收账款,进行个别评估。
对于金额较小的应收账款,可以采用组合评估法,根据历史坏账率进行评估。
计提比例
根据不同类别的应收账款,如逾期60天、90天和180天的,计提比例有所提高,以反映潜在的信用风险。
一般情况下,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不应低于应收账款余额的5%。
定期回顾与调整
定期评估坏账准备的计提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提金额。
若发现计提不足或过多,应及时进行调整。
具体实施
设置“坏账准备”科目,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当出现债务人破产、死亡或失踪,以及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时,应确认为坏账。
企业应按月计提坏账准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信息基于最新的发布时间,具体实施时应以最新的官方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