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和追击,进行的一次战略大转移。长征过程中,红军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主要包括:
国民党军队的追击:
蒋介石为了消灭红军,投入了大量兵力进行围追堵截,给红军带来了巨大的战斗压力和人员伤亡。
物资短缺:
长征路途遥远,经过的地区大多是贫困山区或荒无人烟之地,粮食供应严重不足。红军战士们常常面临着饥饿的威胁,只能以野菜、草根、树皮等充饥,甚至出现过因饥饿而导致的非战斗减员。
自然环境恶劣:
长征途中需要穿越众多的高山、大河、沼泽等地形。如乌江两岸悬崖峭壁,江面波涛汹涌;金沙江水流湍急,渡河困难;大渡河河宽水深,川军凭险防守;雪山终年积雪,气候恶劣,空气稀薄;草地沼泽遍布,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泥潭。
疾病流行:
由于饥饿和恶劣的生活条件,红军战士普遍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疾病在队伍中蔓延,如痢疾、伤寒等。
兵力消耗:
长征期间,红军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战斗和转移,兵力损失严重,尤其是在湘江战役中,红军人数从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内部分裂:
长征初期,由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指挥,红军在军事上遭受重大损失,内部出现了分裂和混乱。
民众疏离:
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反动宣传和屠杀,许多民众对红军产生了误解和恐惧,给红军的行军和补给带来了困难。
国际环境恶化:
长征期间,国际形势的变化也对红军产生了影响,如苏联对红军的支持有限,而国民党则利用国际压力对红军进行封锁和打击。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红军最终战胜了种种艰难,完成了这一伟大的战略转移,为中国革命保留了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