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检测规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桩身完整性检测
根据《建筑桩基检测规范》JGJ106-2014,CFG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应采用低应变法。通过对比各个桩的速度波反射回来所用时间的长短,判断桩身是否存在缺陷及其严重程度。
桩身完整性分为四类:I类桩(桩身完整,质量好)、II类桩(桩身有轻微缺陷,不影响承载力)、III类桩(桩身有明显缺陷,影响承载力)、IV类桩(桩身存在严重缺陷,不合格)。
若桩身完整性为III类或IV类,则判定为不合格,需要采取整改措施并重新验收。
抽检数量
根据《建筑桩基检测规范》JGJ106-2014,抽检数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
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对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
设计规定
CFG桩桩径d宜取350-600mm,桩的平面布置可只布置在基础范围内,桩距s应根据设计规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土性、施工工艺等拟定,宜取3-6倍桩径。在饱和粘性土中挤土成桩时,桩距s不宜小于4倍桩径。
桩体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应满足:fcu > 3Rk / Ap,其中fcu为桩体混合料试块(边长150mm立方体)标准养护28d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KPa),RK为单桩承载力标准值(KN)。
复合地基质量检验
施工质量检验应检查施工记录、混合料坍落度、桩数、桩位偏差、褥垫层厚度、夯填度和桩体试块抗压强度等。
竣工验收时,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单桩静载荷试验。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CFG桩的施工质量和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并通过严格的检测程序来评估桩基的完整性,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