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和人工挖孔墩在施工工艺和承载力计算上有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长度
人工挖孔桩的长度通常小于6米。
人工挖孔墩的长度则大于6米。
承载力计算
人工挖孔桩的承载力可按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计算。
人工挖孔墩的承载力应当按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施工工艺
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相对落后,安全风险高,但由于其具有桩身直径可灵活选择、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不产生泥浆、现场施工时噪音小等优点,在特定条件下仍被广泛应用。
人工挖孔墩的施工工艺与人工挖孔桩基本相同,但需要支模,且其设计需要考虑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应用范围
人工挖孔桩因其长度限制(通常不超过15米),适用于较短的桩基础需求。
人工挖孔墩则适用于较深的桩基础需求,其长度通常大于6米,且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扩底桩。
其他区别
人工挖孔桩的桩身直径通常在800mm至2000mm之间,扩底直径与桩身直径之比宜小于3.0,扩底挖成锅底形,其承载力可提高约20%。
人工挖孔墩的基底面积按自然地基的设计办法进行计算,免去了单墩载荷实验,适用于多层建筑。
综上所述,人工挖孔桩和人工挖孔墩的主要区别在于长度和承载力计算,前者适用于较短的桩基础,后者适用于较深的桩基础,且施工工艺和适用条件也有所不同。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需求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