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收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遵循以下步骤和公式:
确定免征额 :根据最新的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是每月5000元。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 = 月收入 - 免征额 - 专项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 其他扣除。
专项扣除通常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专项附加扣除可能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等支出。
其他扣除可能包括一些特定的政府补助或津贴。
应用超额累进税率
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按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税额。
税率分为多个档次,从3%至45%不等,速算扣除数随税率增加而增加。
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计算实发工资
实发工资 = 应发工资 - 四金(五险一金)- 缴税。
举个例子,如果某人的月收入为10000元,扣除“五险一金”后剩余8000元,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合计2000元,那么应纳税所得额为6000元。根据税率表,6000元适用10%的税率,速算扣除数为210元,则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
应纳税额 = 6000元 × 10% - 210元 = 600元 - 210元 = 390元
```
实发工资为:
```
实发工资 = 10000元 - (假设的四金总额) - 390元 = 10000元 - 1200元 - 390元 = 8410元
```
请注意,以上计算仅为示例,实际情况中“五险一金”的具体数额、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项目与金额,以及其他扣除项目,需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当地政策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