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帽子的说法起源于中国古代,与古代的风俗和规定密切相关。以下是绿帽子说法的几个主要来源:
古代社会风俗:
在古代中国,婚姻被视为重要的事情,但社会风气相对开放,男性可以有三妻四妾。如果一个男人的妻子红杏出墙,这个男人就会被称为“戴绿帽子”,这个说法与古代的“绿巾”有关。绿巾是低贱的象征,因此戴绿帽子的男人会受到社会的轻视。
元朝时期的规定:
在元朝时期,朝廷有规定,若娼妓的家属或亲戚是男性,他们必须佩戴绿色头巾。路人看到佩戴这种绿色头巾的人,便知道这家人有女性从事娼妓工作。因此,“绿帽子”这一说法就流传下来,成为了“头顶一片绿”的象征。
唐朝的法律:
唐朝时期,李封县官规定若官吏有罪,可不加杖罚,但须令头裹绿头巾以羞辱,且期满后才能解下。这大概是“绿帽”的最早来源之一。
颜色象征意义:
在古代,绿色被视为低贱的颜色,常用于贱民和婢女的服饰。因此,绿头巾和绿帽子成为了耻辱的象征,一旦男人被戴上绿帽子,就会被人看不起。
民间传说: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妻子为了掩饰自己的外遇,给丈夫制作了一顶绿色帽子,并约定当丈夫戴上这顶帽子时,情人可以前来相会。这个传说进一步巩固了“绿帽子”这一说法的象征意义。
综上所述,绿帽子的说法是由古代的社会风俗、法律规定和民间传说共同作用形成的,它最初是低贱和耻辱的象征,后来演变成了形容婚姻中妻子不忠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