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余量是指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从工件上待加工表面的多余金属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去除掉,以获得设计要求的加工表面时,零件表面预留的(需切除掉的)金属层的厚度。加工余量分为工序余量和总余量:
工序余量:指完成某工序所需要切除的材料层的厚度。
总余量:指从毛坯到成品之间整个工艺过程中所切除的材料层的总厚度,等于各工序加工余量之和。
加工余量的大小对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有显著影响:
如果加工余量过小,可能无法消除前道工序的加工误差和表面缺陷,影响产品质量。
如果加工余量过大,会增加机械加工的工作量,提高材料、工具和能源消耗,并可能因切削热导致零件变形,降低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确定加工余量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1. 零件的大小和材料特性,因为不同材料和大小的零件在加工时变形程度不同。
2. 热处理后的变形,某些材料在热处理后会发生变形,因此需要适当增加加工余量。
3. 加工方法、装夹方式和工艺装备的刚性,这些因素也会影响零件的变形,进而影响加工余量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加工余量是确保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通常,精加工阶段的工序余量会相对较小,以减少材料浪费和提高加工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