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等,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书画理论家。他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并长期居住在江苏镇江。米芾在书画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精通篆、隶、楷、行、草等书体,并且善于临摹古人的书法作品,达到了乱真的程度。他的书法风格潇散奔放,同时又严于法度,被誉为“宋四家”之一,与苏轼、黄庭坚、蔡襄齐名。
米芾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还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他擅长画枯木竹石,并且创立了水墨云山墨戏,其作品以烟云掩映、平淡天真而著称。此外,他还善于诗文,工于书法,精于鉴别,是一位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的全才。
米芾在担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等官职期间,他的书画才能得到了宋徽宗的赏识,被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宫”。米芾的作品传世墨迹众多,包括《苕溪诗卷》、《蜀素帖》、《方圆庵记》、《天马赋》等,而翰札小品更是尤为珍贵。
米芾的性格和行为颇为怪诞,举止颠狂,因此世人称他为“米颠”。尽管如此,他的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他在书画史上的地位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