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即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在1934年至1936年间进行的战略转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寻找新的革命根据地而进行的一次伟大的战略行动。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其详细资料如下:
时间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历时两年。
主要部队
中央红军(后改名为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红二十五军
行程
中央红军行程约二万五千里(12,500公里)以上,纵横11个省份。
红二方面军行程一万六千里(8,000余公里),转战九省。
红四方面军行程八千余里(4,000余公里),转战数省。
重要事件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行程二万五千里。
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长征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进行大小战斗110次。
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长征历时18个月,转战数省,进行大小战斗千百次。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
战斗与胜利
中央红军在长征中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了430多名营级以上干部。
红军打败了国民党军数百个团,行程约25000里,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和雪山。
历史意义
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
长征的胜利结束标志着中国革命大本营转移到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其他信息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如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自然环境的恶劣等。
长征中,红军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
长征不仅是一次战略转移,更是一次伟大的精神远征,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