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的由来

时间:2025-03-09 04:32:52 手机游戏

饺子的由来可以追溯到 东汉时期,由医圣张仲景首创。张仲景在寒冬时节,看到许多贫苦百姓受冻饿之苦,于是发明了饺子这种食物。他将羊肉、辣椒、药材等食材剁碎,包在面皮里,煮熟后分发给百姓,帮助他们驱寒取暖。

具体来说,张仲景在任长沙太守期间,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端坐于大堂专为民治病,这也就是“坐堂先生”的来历。他告老还乡时,正值冬季,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于是,他让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随着时间的推移,饺子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了中国民间的传统美食。在漫长的历史中,饺子的名称和吃法也有所变化。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明朝元代称为“扁食”;清朝则称为“饺子”。

如今,饺子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地区过年过节必备的传统美食,寓意着团圆和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