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等级是根据职工因工作受伤后的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来划分的。具体分为以下十级:
一级工伤
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他人全面护理;
可能伴随意识消失或卧床不起。
二级工伤
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
日常生活需要大部分护理;
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
三级工伤
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
日常生活需要部分护理;
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
四级工伤
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
日常生活可以自理;
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
五级工伤
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较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
工作能力受限;
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
六级工伤
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中等功能障碍或并发症;
工作能力受到较大影响;
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
七级工伤
器官大部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
工作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
八级工伤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
工作有一定影响;
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
九级工伤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
工作影响较小;
可能不存在医疗依赖或存在一般医疗依赖。
十级工伤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
工作影响极小;
可能不存在医疗依赖或存在一般医疗依赖。
工伤等级的判定通常由专业的医疗机构根据医疗鉴定结果,结合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来确定。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应及时就医,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以确定工伤等级,进而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