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的养成既需要 自律也需要 他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自律的重要性
自律是教师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主动的约束,它表现为教师的意志力方面。自律能够使教师在履行道德规范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规范所要求的道德品质,如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品质。
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个性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幼儿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幼儿做出表率。
他律的重要性
他律是外在的约束,通过制度、守则、公约、承诺、誓言、条例等形式,将师德规范公之于众,以便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所接受和实行,并进而形成一种职业的道德习惯。
他律具有强制性,能够保障师德规范的实施,预防师德失范行为的发生。例如,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教师的行为,确保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循职业道德规范。
自律与他律的结合
师德的提升既需要教师通过自律意识来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也需要外在的制度和他律来约束和规范教师的行为。自律和他律是师德养成的两种互不偏废的形式,同时也是师德规范实现其价值的两个相互依存的条件。
在实际工作中,应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通过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一体化的机制来加强师德建设,确保师德规范得到有效落实。
综上所述,师德的养成既离不开教师的自律意识,也需要外在的制度和他律来约束和规范。只有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