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造柱马牙槎的留置规范,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马牙槎的高度和宽度
每一节马牙槎的规范高度不宜超过30厘米。
每边马牙槎伸入墙内的宽度都要大于1米。
每50厘米高度的马牙槎都要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
墙厚与马牙槎的关系
对于120或100毫米的墙厚,当墙体总高度小于3米时,开洞宽度不能大于2.4米,马牙槎之间的宽度也不能大于2.4米。如果不满足这一条件,应添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梁体结构。
对于180或190毫米的墙厚,当墙体高度不大于4米时,开洞宽度应不小于3.5米。如果不满足这一条件,应增加结构柱子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构造柱的设置
当填充墙水平长度超过5米或墙端部没有混凝土柱时,应在墙中间及墙端部设置构造柱。
无门窗的外墙、女儿墙及支承在悬臂梁和悬臂板上的墙体,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米的构造柱。
宽度大于2米的洞口两侧应设置构造柱。
马牙槎的拉结筋
构造柱与填充墙连接处应设不小于2Φ6@500毫米(或相近的砌体整皮数距离)的拉结筋拉结。拉结钢筋锚入柱、墙内应不小于200毫米,伸入填充墙内不应小于1000毫米。后置拉结筋必须锚固可靠,锚固长度应不小于100毫米。
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
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小于C20。
特殊情况下的处理
墙体与墙体的连接处,或墙体与墙体的转角处无框架柱时,应在不同的墙体厚度交接处设置构造柱,即马牙槎。
遇到较大的门洞两侧没有约束墙体时,也应该设计构造柱用来增加墙体的支撑性以及稳定性。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构造柱与填充墙之间的连接牢固,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并确保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这些规范进行操作,并在必要时咨询专业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