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赏月的习俗源远流长,其来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但“秋分”在八月内每年不同,因此逐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农业生产庆祝
中秋节正值农历八月,是中原地区农作物成熟的时候,民间百姓庆祝丰收,拜土地神,衍生出赏月、观灯和吃月饼等习俗。
与嫦娥奔月的故事相关
嫦娥为保不死药不被坏人取得,吞下后升天奔月,恰逢农历八月十五,后羿和百姓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盼嫦娥归来。
自然现象的观察
秋季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空气清爽,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节。
文人墨客的赏月情怀
从魏晋时期开始,文人墨客便有赏月的习惯,唐代中秋节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名篇中都有咏月诗句。
民间传统的发展
宋代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形成了烧斗香、点塔灯、放天灯等特殊风俗。
综上所述,中秋节赏月不仅是古代帝王和文人雅士的雅趣,也是民间庆祝丰收、表达思念之情的传统活动。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