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一句出自《论语·述而》的名言,其含义深远,涵盖了个人修养的多个层面。以下是对这句话的详细解释:
志于道
含义:志向在于道,这里的“道”指的是宇宙生命的终极真理,包括天道和人道。天道是指宇宙的自然法则和规律,而人道则是指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
解释:立志要高远,要希望达到的境界。这个“道”就包括了天道与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
据于德
含义:根据在于德,即立志虽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所谓“天人合一”,天道和人道是要从道德的行为开始。
解释:以德为根据,也就是说,在追求高远的志向时,必须以道德行为为基础和出发点。
依于仁
含义:依傍于仁,即说道与德如何发挥,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强调的是仁爱之心和对他人的关怀。
解释:在道德和志向的指引下,还需要有仁爱的心态,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行为真正显出其价值,并且做事顺利,人际关系和谐。
游于艺
含义:活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古代儒家教育的内容,包括礼仪、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数学。
解释:通过学习和实践六艺,寻求内心的丰盈和全面发展。这里的“游”是遨游之意,指的是在六艺的范围内自由地学习和探索,从而获得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综上所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句话的意思是:
以道为志向,追求高远的理想境界;
以德为根据,从道德行为出发;
以仁为凭藉,心怀仁爱之心;
通过学习和实践六艺,实现内心的丰盈和全面发展。
这句话为后世塑造了一种理想的人格典范,即一个既有高远的理想追求,又有坚实的道德根基,同时心怀仁爱且多才多艺的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