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骝(Luke Chia-Liu Yuan),1912年4月5日出生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是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他拥有显赫的家族背景,是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的孙子。尽管出身名门,袁家骝却选择了一条不同于政界的道路,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学者和科学家。
教育背景
1932年,袁家骝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学系,获得学士学位。
1934年,获得燕京大学硕士学位。
1940年,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科学成就
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期间,袁家骝参与了雷达的研制工作,并在1942年至1947年间在美国RCA公司工作。
1947年至1978年间,袁家骝先后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担任助理物理学家、物理学家及高级物理学家。
1949年,他参与建造了第一台高能质子加速器,并发现了两个新粒子。
袁家骝还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担任研究员,并在1954年加入美国国籍。
学术贡献
袁家骝在物理学的多个领域都有显著贡献,包括高能物理和原子核物理。
他曾获得古根海姆奖金,两次获得美国科技大奖,并被评为全美华人协会杰出成就奖和驻美工程师协会科学成就奖。
1986年,袁家骝被授予南京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其他职务
袁家骝曾任多个国际学术机构的访问教授,包括苏联雪普霍夫高能物理研究所、法国巴黎大学等。
个人生活
袁家骝的妻子吴健雄是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
他与吴健雄共同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逝世
袁家骝于2003年2月11日在协和医院逝世。
袁家骝的一生是对科学不懈追求和奉献的典范,他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为中国核物理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故事激励着后来的科学家,继续探索科学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