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政策”是指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三农政策”:
加大减免农业税改革力度
2004年,全县农业税平均税率由7%降到4%,降低3个百分点,同时降低农业税附加。
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2004年,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541.3万元,对种植小麦、玉米的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并向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多、产量高的农民倾斜。
对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补贴
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的补贴政策,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购机户手中,县财政安排一定财政资金对农民购机给予补贴。
增加良种补贴投入
县财政用县长备用金50万元,建设20个粮食生产示范村,鼓励土地向种粮能手集中,并加强种子市场管理。
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认真落实支持化肥生产的税收和价格优惠政策,继续执行化肥生产企业电价优惠政策,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降低化肥最终零售价格。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优化农村客运线网布局,提高农村客运服务水平,保障农村居民安全便捷出行。发展农村现代物流,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村电子商务,提高农村物流效率。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深化农村改革,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改革破题,让“人地钱”等资源要素更多汇聚乡村、服务乡村。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产业发展平台载体建设,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治理效能,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
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
加快研发推广基于全产业链效益最大化的数智化饲喂决策和饲料配方软件系统,推广应用智能化精准饲喂设备,健全饲料资源基础数据库。
科学规划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
突出加强村内道路硬化、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鼓励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农村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吸引投资和技术,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
科技驱动,打造智慧农村
鼓励农民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推广有机农业等方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这些政策旨在通过多方面的支持和改革,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农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农民的收入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