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尔族,也称鞑靼,是 受蒙古族影响的部落之一,其语言属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并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在汉文史籍中,塔塔尔族常被译为“鞑靼”、“达怛”等。
地理分布:
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地,少数散居在布尔津、奇台和南疆的主要城市。根据2021年的统计,中国境内塔塔尔族的人口数为3544人。
历史背景:
塔塔尔族主要是由古代保加尔人、钦察人和突厥化了的蒙古人长期融合发展而形成的。保加尔人是匈奴西迁后出现在里海以北草原上的一个游牧部落,公元7世纪前后,保加尔部落被迫迁徙,其中一部分来到了伏尔加河中游和卡玛河一带,并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改营农业。13世纪初,成吉思汗孙拔都在伏尔加河一带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钦察汗国,其居民包括保加尔人和操突厥语的奇卜察克人(钦察人)。15世纪时,钦察汗国衰亡,在伏尔加河、卡马河一带建立喀山汗国,塔塔尔人作为一个民族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文化习俗:
塔塔尔族信仰伊斯兰教,每个塔塔尔族的伊斯兰教徒必须要按照规定进行宗教活动。塔塔尔族最爱清洁,在房舍布局和室内陈设方面,塔塔尔人一般住平顶房,独门独院,庭院内种植着各种果树和花草,环境清幽。牧区的塔塔尔族适应游牧生活,都住帐篷,住房总是收拾得干净整齐。
社会经济:
历史上,塔塔尔族多居城镇从事商业,不少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由于长期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共处,这两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也逐渐成为塔塔尔族的日常用语和通用文字。
综上所述,塔塔尔族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仰伊斯兰教,并有着爱清洁和注重环境整洁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