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简介

时间:2025-03-08 12:26:51 手机游戏

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人,西汉经学家、大臣,以说《诗》著称。元帝时位至丞相,封安乐侯。

匡衡出身农家,但自幼好学,因家境贫寒,曾靠替人帮工获取读书资用。他“凿壁借光”的故事被世人广为称颂,其勤奋学习的精神深受后人敬仰。匡衡曾拜当时的博士学习《诗经》,对《诗经》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当时儒学之士曾传有“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之语。

元帝即位后,匡衡得到重用,历任郎中、博士、给事中、光禄大夫、太子少傅等职。他积极推广道德教化,弘扬礼让仁和之风,深受元帝赞赏。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代为丞相,封乐安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他在任职期间,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陈述治国之道,并经常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大事,言合法义,博得元帝信任。

然而,匡衡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成帝即位后,他与同僚间渐有离隙,被人弹劾,贬为庶民,返回故里,几年后病死于家乡。尽管如此,匡衡仍被《汉书》列为一代名相而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