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华,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他被誉为“中国诗坛泰斗”,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艾青早年曾在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学习绘画,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后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工作。1933年,他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后陆续出版诗集《火把》、《向太阳》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艾青在诗歌创作上风格独特,感情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强烈的个性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他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苦难和抗争,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艾青不仅在诗歌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还在绘画、文学评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他的诗歌和画作都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