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翻译资格考试”)是受中国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由中国外文局负责实施与管理的一项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该考试已纳入中国国务院职业资格目录清单,是一项在全国实行的、统一的、面向全社会的翻译专业资格认证。它是对参试人员口译或笔译双语互译能力和水平的评价与认定。
翻译资格证书分为四个等级,即资深翻译、一级翻译、二级翻译和三级翻译。其中,三级翻译是初级职称(相当于高校职称等级中的“助教”),二级翻译是中级职称(相当于高校职称等级中的“讲师”),一级翻译是副高级职称(相当于高校职称等级中的“副教授”),译审是正高级职称(相当于高校职称等级中的“教授”)。
各语种均分为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均设口译和笔译考试科目。一级口译考试设《口译实务》1个科目,二、三级口译考试设《口译综合能力》和《口译实务》2个科目。其中,二级《口译实务》科目分设“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2个专业类别,目前仅英语同时开考“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其他语种只开考“交替传译”。一级笔译考试设《笔译实务》1个科目,二、三级笔译考试设《笔译综合能力》和《笔译实务》2个科目。
报名条件方面,一级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要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翻译行业相关规定,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
1. 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相应语种、类别二级翻译证书;
2.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评聘翻译专业职务。
二级和三级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的条件是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恪守职业道德,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相应语种、级别的考试。
建议有意参加翻译资格考试的人员详细了解并遵守相关报名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语种和级别进行报考,以便顺利通过考试并获得相应的翻译专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