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即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
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爱满天下
陶行知具有“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强调教育应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要爱人类,爱中华民族,爱农人,把教育同生产劳动、同当地经济建设结合起来。
求真教育
陶行知主张“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强调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真诚和真实性,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解放儿童
陶行知提出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还儿童以自由,从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陶行知强调教育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倡教学做合一,使教育内容和方法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陶行知认为教育应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强调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普及教育,反对仅针对少数尖子生的教育模式。
这些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深远影响,而且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推进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公平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