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见到有才德的人就想与他齐平,即学习别人的优点提高自己。以下是一些与见贤思齐相关的名人故事: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贪玩贪睡的孩子,为了改掉这个坏习惯,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
为了早早起床读书,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最终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大文豪,写出了《资治通鉴》。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是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
陈平最终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陆羽是唐朝著名学者,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
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最终,禅师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
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是清朝著名医师,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后来,叶天士生病,病情严重,薛雪前来医治,疗效显著。
叶天士非常惭愧,于是主动拜薛雪为师,虚心向他学习医术。通过向薛雪学习,叶天士的医术更加精湛,成为了一代名医。
居里夫人专心读书
居里夫人小时候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一次,居里夫人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但她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居里夫人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她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居里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她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
孟母三迁
孟子的妈妈为了让孟子和优秀的人呆在一起,小时候搬了三次家。孟子也不负所望,最终成为了一位有才德的人。
文天祥视死如归
南宋末年,文天祥兵败被俘,至死不屈。临刑时,他神色自若,毫不畏惧,在衣带上留下绝笔:“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的精神深深积淀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许多士人以文天祥自励,无惧生死,忠贞报国。
于谦清廉忠义
明朝末年,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中临危受命,出任兵部尚书,主持北京保卫战,使时局转危为安。《明史》评价他:“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于谦同样用一生践行了清廉忠义,他的精神也体现了见贤思齐的精神。
这些故事都展示了见贤思齐的重要性,即通过学习他人的优点来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