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示与报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的和作用
请示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上级机关的审核和批准,必须要求上级机关及时给予批复。
报告的目的是为了让上级机关了解掌握情况,或者提出意见、建议,一般无需上级机关批准。
写作时间
请示必须事前行文,切不可“先斩后奏”。
报告可以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写作要求
请示要求“一事一文,一事一报”,即每份请示只涉及一个事项,并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
报告可以“一事一报”,也可以“多事一报”,没有具体的限制。
篇幅
请示件一般比较简明扼要,将请示事项、事由说清楚。
报告往往篇幅比较长,有些事情还要展开,摆明情况,特别是象调查报告一类的占更大篇幅。
主送机关数量
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
报告则可以写一个或多个主送机关。
结语
请示一般用“当否?请批示”等句子作为行文的结语,表示需要上级机关回复。
报告一般用“专此报告”等作为结语,表示汇报完毕。
行文重心
请示为陈述性公文,侧重于提出问题和请求指示、批准。
报告为陈述性公文,侧重于汇报工作和反映情况。
处理方式
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请示后,应及时批准、批复(答复),是办理件,下级应在收到上级批复(答复)后才能实施。
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报告后,主要是了解情况,可以不答复,下级不用等待上级答复。
适用范围
请示适用于需要上级机关批准的事项,如政策制定、项目审批、经费申请等。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进展、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或答复询问等。
联系与区别
请示与报告虽然都是上行文,都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呈送的报请性公文,但两者在行文目的、时间、内容、主送机关、结语、处理方式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总结:
请示与报告在目的、时间、内容、主送机关、结语、处理方式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请示主要用于请求上级机关的批准,必须事前行文且只主送一个机关;报告则用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可以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可以主送一个或多个机关。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文种,以确保沟通的有效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