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礼仪是指学生在校园内外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校园礼仪内容:
衣着整洁得体
学生应穿着整洁、得体、协调、朴素、大方的服装,不得穿奇装异服或不符合中学生身份的时装。参加升旗仪式和重要集体活动时,应穿校服并佩戴校徽。
发型与装饰
男生应理学生式或西装式头发,长发标准同女生一致,女生可以扎辫子或剪童花头、短发,不留披肩发。男女同学都不许烫发、染发,不得化妆。
鞋类与帽子
到校应穿皮鞋或运动鞋,不得穿拖鞋、高跟鞋(一般不超过2厘米)、冰鞋等不适合在校穿着的鞋子。帽子要戴端正,不得把帽舌戴歪。上课、参加集会时应脱帽。
携带物品
雨衣雨伞要装入塑料袋中,以免雨水渗出淋湿地板和地面。购物、作客、乘坐公共汽车时要脱下雨衣,以防沾湿他人和座位。要注意拿伞姿势,以免戳伤他人。
交通工具
男女同学都不得骑高档车,不得穿名牌服装和名牌鞋,不得戴名牌手表和墨镜。
进校礼仪
学生进校门时,应主动下车,与值日老师或同学互道“老师早”、“同学早”。学生不在校园内骑自行车,遇到学校的或外校的老师、客人要行队礼,道“老师好”、“客人好”。
坐的礼仪
上课时,身坐正,手平放桌面上,保持“三个一”姿势: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课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与人交谈时,神情专注,自然大方,不翘二郎腿。在公共场合入座讲究谦让,尊老爱幼,照顾病残者。就餐入座讲秩序,有长辈在场,应让长辈先入座。长辈或其他客人来访,应起身表示礼让。
立的礼仪
升国旗敬礼要规范,唱国歌时要肃立。在校园内遇到老师和客人,应主动打招呼,说“老师好”或“老师再见”。
课堂礼仪
课堂上应按时到场,遵守课堂纪律,保持安静,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问或回答问题时,应举手并等待老师允许后再发言。在课堂上应尊重老师的教学成果,不做吃东西、玩手机等干扰课堂秩序的行为。
食堂礼仪
排队取餐,不插队,不拥挤,尊重食堂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就餐时保持桌面干净整洁,不随意丢弃垃圾。避免在食堂大声喧哗、打闹等行为。
宿舍礼仪
遵守宿舍管理规定,保持宿舍卫生和整洁,不随意乱扔垃圾,不随意挪动宿舍公共设施。尊重宿舍成员的生活习惯和个人空间,不干扰他人的学习和休息。访客访问时应遵守规定并按时离开。
校园公共场所礼仪
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乱倒垃圾。不随意涂鸦、破坏公物,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
社交礼仪
与老师、同学交往时使用礼貌用语,主动与他人打招呼、问候。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感受,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个人空间,不随意打听或传播他人的私人信息。与他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应冷静处理,以协商和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
这些礼仪规范有助于营造一个和谐、有序、文明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