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事例如下:
齐白石: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在八十五岁那年的一天上午,写了四幅条幅,并在上面题诗:“昨日大风,心绪不安,不曾作画,今朝特此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
李四光:
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野外进行地质勘察时,经常用石头做枕头睡觉,一旦被石头硌醒,马上又开始工作。
鲁迅:
鲁迅先生十分珍惜时间,他“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写作上”,从而一生著作颇丰,成为一代文坛巨匠。
陈景润: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十分珍惜时间,他曾给自己拟订出一张工作时间表,把一天24小时的分分秒秒都充分利用起来。即使在路上走,也在读读背背,他的英文、俄文、法文、德文四门外语的单词,就是这样掌握的。
歌德:
德国的大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歌德,写出了《浮士德》、《葛兹》、《少年维特之烦恼》等世界名著。他从不肯白白浪费时间,曾经说:“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到充裕的时间。”
富兰克林:
美国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为自己制订了一张作息时间表。五点起床,规划一天事务,并自问:“我这一天做了什么好事?”
徐特立:
守时不违,惜时就要守时。徐特立的时间观念很强,他珍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开会必准时到达;与人约会,必按时赴约,如有改变,必定先通知。
车胤:
生于晋朝,本是富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变得一贫如洗。可是,他在逆境中却能自强不息。车胤年轻时就很懂事,也能吃苦耐劳。他因为白天要帮家人干活,就想利用漫漫长夜多读些书,好好充实自己。
爱迪生:
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
居里夫人:
为了不使来访者拖延拜访的时间,会客室里从来不放坐椅。
爱因斯坦:
76岁的爱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问他想要什么东西,他说,我只希望还有若干小时的时间,让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富兰克林:
美国启蒙运动的开创者、科学家、实业家和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富兰克林就在他编撰的《致富之路》一书中收入了两句在美国流传甚广、掷地有声的格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
这些名人的故事告诉我们,珍惜时间、善于利用时间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希望这些例子能激励我们更加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从而取得更好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