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字中立,是剑南将乐人。他自幼聪颖,善于写文章,长大后专心研究经史典籍。在宋熙宁九年,他成为了进士。当时,程颢和程颐在河南洛阳讲授孔孟的理学,吸引了众多学者前来学习。杨时虽被调官,但为了向程颢学习,他没有去赴任,而是以师礼在颍昌拜程颢为师,师生关系十分融洽。程颢曾预言他的学说将流传到南方。后来,程颢去世,杨时悲痛欲绝,并在家中设立灵位进行祭拜。
后来,杨时又到洛阳拜见程颐,当时他已经大约四十岁。一天,他见到程颐正在打瞌睡,便与同学游酢侍立在旁,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深。杨时的行为感动了程颐,程颐问他为何在雪中站立,杨时表示他是因为渴望聆听程颐的讲学,不畏严寒,愿意在雪中等待,以表明他求知的决心和尊敬师长的态度。
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尊师重道,恭敬受教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