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与李政道
杨振宁和李政道因发现了宇称对称性的破缺而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们在1956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非守恒性弱作用的实验和理论探索》的论文,这项发现为后续的物理研究打开了全新的方向。
陈省身
陈省身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量子理论、统计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陈省身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模型,如陈-西蒙斯散射、陈-乔伊斯理论和陈式几何。
曾谨言
曾谨言是中国著名的粒子物理学家,他领导了中国科学家在2010年成功实现的高能量超导磁体的实验。这项实验证实了理论上预测的高能量超导磁体的存在,为未来的粒子物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
叶企孙
叶企孙是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他在量子理论、统计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培养了两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79人成为院士,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9人是他的学生。
丁肇中
丁肇中是美国籍华裔物理学家,他在高能实验物理、基本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γ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杰出贡献。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在1974年,与里希特各自独立地发现了J/ψ粒子,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吴有训
吴有训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主要贡献在X射线、特别是对散线和吸收方面的研究。
钱学森
钱学森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他在空气动力学和火箭技术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钱三强
钱三强是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他与妻子何泽慧一同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周培源
周培源是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他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论和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论的研究中取得重要成就。
这些物理学家的故事展示了中国物理学家们的努力、智慧和勇气,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物理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