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回弹强度计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洛氏回弹法
公式:强度(N/mm²) = 回弹值(mm) × k
其中,回弹值是通过洛氏回弹仪测定的,通常为回弹值与标准样品回弹值的比值;k为经验系数,取决于具体的混凝土配合比和坍落度。
斯密特回弹法
公式:强度(N/mm²) = 1.08 × (100 - H)
其中H为斯密特回弹值,取值范围为10-100。回弹值通过斯密特回弹仪测定得出。斯密特回弹法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强度≥8N/mm²)和轻质混凝土(强度≥4N/mm²)的评估。
修正回弹值计算
步骤包括回弹值测量、碳化深度值测量、回弹值计算和混凝土强度的计算。
计算侧区平均回弹值时,应从该侧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取剩余10个回弹值的平均值。
构件各个侧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按该侧区所求得的平均值和碳化深度值查表。构件的侧区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应根据各侧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计算。当侧区数为10个及以上时,还应计算强度标准差。
测强曲线计算
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可采用测强曲线计算,宜按专用测强曲线、地区测强曲线、统一测强曲线的顺序选用测强曲线。
建议
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根据具体需求和混凝土类型选择合适的回弹强度计算方法。对于普通混凝土和轻质混凝土,斯密特回弹法较为常用;对于其他情况,可以考虑洛氏回弹法或修正回弹值计算。
考虑碳化深度:在计算混凝土强度时,碳化深度值是一个重要参数,需要进行准确测量并纳入计算。
使用经验系数:在洛氏回弹法中,经验系数k的取值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应根据具体的混凝土配合比和坍落度进行确定。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为了提高计算精度,建议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以减少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