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楼记》是元代文学家郝经创作的一篇散文,主要记述了顺天府贾侯藏书的故事。以下是该文的翻译:
万卷楼记
顺天府贾侯藏书的地方称为“万卷楼”,所谓“万卷”,并非确指一万卷,而是取整数之意。金朝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在这乱世之中,有的人拥兵自重,自立为王;有的人搜刮粮食、丝织品、金银财宝、美女等,占为己有;还有的人断绝道路,强占房屋、州郡,作为自己的产业。然而,贾侯与众不同,他安抚百姓,保卫边境,礼待贤才,搜集书籍,劝勉学习,侍奉师长。于是,他收集了众人抛弃的书籍,使得黄河以北的书籍都归他所有。因此,贾侯所拥有的“万卷”之物,实际上只有书籍。
贾侯为了收藏这些书籍,建造了一座万卷楼。楼建成后,他将所有书籍放在楼上,并分门别类为九种:六经居上上,尊经也;传注居上中,后传也;诸子居上下,经之余也;历代史居中上,亚六经也;杂传记居中中,次史也;诸儒史论居中下,史之余也。贾侯的楼上,聚集了古今圣贤的著作、重大经书、有教育意义的格言、修身养性、治理社会的典籍。当时,顺天府治理有序,贾侯的政绩考核被评为各道的上等,他本人也被推举为大师伟人。他喜爱贤才,谦虚地对待士人,急切地收集阅览前代遗留的书籍,作为自己的志向。因此,天下人更加认为贾侯贤良。
我曾借住在铁佛寺的南堂,通宵达旦地读书已经五年。贾侯用礼单和礼品邀请我到他的府内,在高楼旁修筑明堂,题曰“中和”,并将楼上的藏书全部给我,让我随意阅览。我时常为贾侯解说一本书,他总是说:“我的书有归宿了,我不是开书店了。以前我的书贮存在楼阁之中,如今是储藏在你的腹中。”
总结
《万卷楼记》通过描述贾侯藏书的故事,展现了贾侯的贤良品质和对学问的热爱。文章通过对比乱世中的豪杰与贾侯的举措,突出了贾侯的仁德和远见。同时,文章也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尊重和对贾侯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