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的饮用水水质检测标准包含众多项目,涵盖微生物指标、化学物质指标、毒理学指标等多个方面。具体标准如下:
微生物指标
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标准要求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化学物质指标
pH值:标准范围在6.5 - 8.5之间。
铁含量:不得超过0.3mg/L。
铅含量:不得超过0.01mg/L。
汞含量:不得超过0.001mg/L。
硫酸盐:限值为每升250毫克。
浑浊度:标准规定浑浊度不应大于15度。
色度:不应大于15度。
耗氧量:限值为每升3毫克。
毒理学指标
砷、镉、铬、铅、汞等重金属。
氰化物、硝酸盐等化学物质。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肉眼可见物:应为无。
臭味和异味:应无异臭、异味。
放射性指标
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等。
此外,最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还针对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等特殊供水方式,规定了特定的指标限值,如菌落总数指标限值按500MPN/mL或500CFU/mL执行,氟化物指标限值按1.2mg/L执行,硝酸盐指标限值按20mg/L执行,浑浊度指标限值按3NTU执行。
这些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和保证人类生活质量而制定的,每项标准都有其明确的意义和目的。建议供水单位和相关部门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水质检测和监控,确保饮用水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