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在导线周围产生一个磁场。电流表利用一个线圈(称为感应线圈或运动线圈)内部产生的磁场力与外部电场力(由被测电流通过的线路产生)之间的平衡来测量电流的大小。
具体来说,电流表内部有一永磁体,在极间产生磁场,在磁场中有一个线圈,线圈两端各有一个游丝弹簧,弹簧各连接电流表的一个接线柱,在弹簧与线圈间由一个转轴连接,在转轴相对于电流表的前端,有一个指针。当有电流通过时,电流沿弹簧、转轴通过磁场,电流切割磁感线,所以受磁场力的作用,使线圈发生偏转,带动转轴、指针偏转。由于磁场力的大小随电流增大而增大,所以就可以通过指针的偏转程度来观察电流的大小。
此外,电流表通常需要串联一个电阻,称为“分流电阻”或“测量电阻”。分流器的电阻值要使满量程电流通过时,电流表满偏转,即电流表指示达到最大。对于几安的电流,可在电流表内设置专用分流器。对于几安以上的电流,则采用外附分流器。
综上所述,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通过指针的偏转程度来测量电流的大小。